阳历和阴历如何区分
阳历和阴历如何区分?
这其实是很贴近生活的问题,日出日落,从日出到下次日出,这就是一天。日子一天天过,很多东西我们会觉得一天或几天内没有什么变化。但冬去春来,寒来暑往,这些变化我们都能感知得到,而且我们也能感知到这些变化是有规律的。那么如何在时间上精准的把握这些变化呢?
再比如我们都熟知的一句诗:年年岁岁花相似,其实不但花色、花形、花期相似,每年花开的日期也很相似,那么如何精准的记录并掌握花期呢?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一种纪时方法,这种纪时方法就是我们说的历法。我们可以想象我们现在的日常如果没有通用的计时方法,那我们生活就会乱套。
历法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才慢慢形成的,历史上产生的历法很多,但总体而言主要就是阳历和阴历,因为阳历用的人最多,使用最广泛,所以我们也叫它公历。
一、与月亮密切相关的阴历
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月亮有着圆缺的变化,而且这种变化非常有规律,其一,月亮形状变化有规律。月亮总是从缺慢慢到圆,然后再从圆慢慢到缺。其二,月亮变化的一个周期时间很稳定。基于这种规律人们就可以用“月相”来记录时间,人们把月亮圆缺变化一个周期定为一月,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“朔日”,为每个月的初一。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“望日”,为每月十五或十六。这就是十五月亮圆的由来,而我们常说的“在望”就是指十五。
阴历是我国最早使用的历法,早在4200多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。阴历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,它最大特点就是知道一个月的任意一天我们就知道这天的月相。那么具体阴历是如何计算时间的呢?
月亮绕地球运转产生了我们视角上月亮圆缺的变化,虽然这个时间是有规律,但不可能刚好是整数天。而且月亮运转的速度不均匀,这造成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长短有少许误差,这就造成事实上一个月的天数会有不同。人们计算12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天12小时44分,约合29.5306天。而为了方便每个月的天数必须是整数,所以为保持每月十五月亮都是圆的,就要对每月天数进行调整。因此阴历的月份有大小之分,大月为30天;小月为29天;全年共354天。
阴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历法,其能准确地反映月相的变化,月相对古代人们有至关影响,古代晚上人们活动需要借助月光照明,所以掌握月相变化。另外古人已经注意到月相与潮汐之间的关系,月亮圆缺对潮汐大小有重要影响,所以阴历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但它也有着很大局限性,那就是一年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难介定,这就涉及到了阳历。
二、与太阳密切相关的阳历
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,阳历就是基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,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圈所用的时间定为一年,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年。我们知道一年365天,但我们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不可能刚好就是365整数天。
早在元代,我国数学家、天文学家郭守敬就测定一年为365.2425日,这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差25.92秒,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,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准确的测定。经过现在的精密计算,把这个时间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,约合365.2422天。人们为了使用方便,就以整数进位,所以一年定位365天。一年平分到12个月也不是整数,所以就有了大小月的划分,大月31天,小月30天,人们为了便于记忆,编了一首歌诀:
一三五七八十腊,每逢此月全是大。
四六九冬三十天,唯有二月二十八。
(冬即十一月,腊即十二月)
实际阳历一年的天数是测定的,而一个月份天数是一种人为规定。同时因为一年不是整数365天,每隔4年就会多出一天,所以阳历设置了闰年,每逢四整除的年份二月会加上一天,所以阳历平年二月28天,闺年二月29天。
我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,因为阳历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制定的,所以反映了太阳运动规律,能准确记录地球上物候、气候的变化。比如,人们根据阳历来安排生产生活就不会错,比如农业生产每年都什么时候播种、什么时候收割都不会错。
但阳历我们看不到月相的变化,中国人对月亮有着浓厚情节,而且我们很多节日都是根据阴历来的,所以在我国还使用一种兼顾阳历、阴历的历法,也称阴阳合历,这就是我们说的农历了。比如我们过的春节,实际就是以农历计算的新年,而元旦则是阳历的新年。
结语,阳历是以太阳为参照物,以太阳运动规律为基础得到的历法,阳历严格规定了一年的天数,人为划分了一个月的天数。而阴历是以月亮为参照物,以月亮运动规律为基础得到的历法,它是严格按照月相变化来记日。(我是三甲,欢迎大家关注交流)
阳历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, 5月11日,5月11号;
阴历一般用汉字表示,四月十九,十九后面不带单位。
本文由 万年历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23cha.com/wannianli/article_6LGZmNGDob8Q.htm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