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光临爱上查!节日倒计时 天气预报

德字义详解

最后更新:2024-06-04 09:30 阅读:42人
“德”与“得”,从造字之初来说,没什么关系。在含义上,也没什么联系。说“有德才有所得”,过于牵强了。一甲骨文中,既有了“德”字,也有了“得”字。先说“德”字。“德”,见于“一期人八七六”、“一期乙三五三七”、“一期人五一反”等近十片甲骨卜辞。写如以下——徐中舒先生说,甲骨文的“德”,“从彳”,很像眼睛的部分“即直字,象...

“德”与“得”,从造字之初来说,没什么关系。在含义上,也没什么联系。

说“有德才有所得”,过于牵强了。

甲骨文中,既有了“德”字,也有了“得”字。

先说“德”字。

“德”,见于“一期人八七六”、“一期乙三五三七”、“一期人五一反”等近十片甲骨卜辞。写如以下——

徐中舒先生说,甲骨文的“德”,“从彳”,很像眼睛的部分“即直字,象目视悬垂以取直之形;从彳有行义。故自字形观之,此字当会意循行察视之义,可隶定为徝。”

他说:“徝字《说文》所无,见于《玉篇》:‘徝,施也。’甲骨文徝字又应为德字之初文。”

徐先生这个释读,甲骨文研究学者们基本持赞同意见。

他还举了“司母辛鼎”的铭文作为旁证,证明金文的“德”字与甲骨卜辞写法完全相同。

他说,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中的“德”字,增加了一个“心”字,“即为《说文》德字篆文所本。”下图为毛公鼎金文“德” 字——

徐中舒先生释读了“京一二五五”、“林一、二七、一一”等甲骨卜辞,说,“德”在甲骨文中的第一个含义是“循行察视”;而“金四0九”甲骨卜辞中“德”是祭名,这是第二个含义。

他还说:“《说文》:‘德,升也。’为后起义。”

再看甲骨文中的“得”字。有两种写法——

甲骨 “一期粹二六二”、“一期菁五”、“一期铁二九、二”、“一期佚三一七”、“四期甲八0六”等的卜辞中,有上图第一种的“㝵”字。

徐中舒先生说:“《说文》:‘㝵,取也。从见从寸。寸,度之,亦手也。’甲骨文㝵、得一字,从贝不从见。”许慎解释错了。

甲骨“一期前八、一三、三”、“一期甲三0九五”、“一期京二二九五”、“一期佚三一七”、“三期人二一一三”等卜辞中,使用的是上图中的第二种“得”字。

徐先生说:“从又(手)持贝,以会有所得之意。或增彳,同。《说文》古文作㝵,不从彳,尚略存甲骨文之贝形,至小篆则伪为见矣。《说文》:‘得,行有所得也。从彳㝵声。㝵,古文省彳’。”

在卜辞中,“㝵”或者“得”,第一个含义都是“有所得也”;第二个含义,是人名。

徐中舒先生,已经把“德”与“得”的字形演变、含义和相互关系说得很清楚了。

第一,“德”,在甲骨文中写为“徝”,无“心”,司母辛鼎的金文可以为证;到了西周晚年的毛公鼎,才加上了“心”;隶定之后,变为了“德”。

第二,“德”,在甲骨卜辞中,一是循行察视;二是祭名。别无他意。至少还没发现。

第三,“得”在甲骨卜辞中,有两种写法——“㝵”和“得”。

第四,两种写法的含义一样,第一是“有所得”;第二是人名。亦别无他意。至少也未发现。

由此可知,追溯到甲骨文的时候,“德”与“得”,在造字的“构想”上和最初的本义上,两个字之间没什么联系。

可以再看看“德”与“得”二字,进入西周以后的用法及含义。

仍然先说“德”字。

前面说到了毛公鼎。此鼎,为周宣王姬静所制。他是周朝第十一代王,周厉王之子,生年不定,卒于前783年。

毛公鼎铭文中说:“王若曰:‘父歆,丕显文武,皇天引厌劂德,配我有周,膺受大命,率怀不廷方亡不觐于文武耿光。’”

译成白话文是——周王这样说:“父歆啊!伟大英明的文王和武王,皇天很满意他们的德行,让我们周国匹配他,我们衷心地接受了皇天的伟大命令。循抚怀柔了那些不来朝贡的方国,他们没有不在文王武王的光辉润泽之中的。”

这里的“德”,已经与甲骨文有了很大不同,是“德行”的含义了。

在西周这个时期,“德”之主要含义,是天子的“德行”。

《书.皋陶谟》云——九德:宽而栗,柔而立,愿而恭,乱而敬,扰而毅,直而温,简而廉,刚而塞,强而义。

《书.洪范》曰——三德:一曰正直;二曰刚克;三曰柔克。

接着,因为“天子令德”,施惠于民,“德”引申出来了一个“施以恩惠”的含义。

《尚书.盘庚》云:“汝克黜乃心,施实德于民。”

《诗.小雅》曰:“既饱以德”。

再接着,因为天子施惠于民,“感恩戴德”就成了“德”之又一引申义。

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曰:“王德狄人。”《左传.成三年》:“王曰:然则德我乎?”《疏》曰:“加于彼,彼荷其恩,故谓荷恩为德。”

当然,这个引申义比较晚了,于战国时期。

比此时稍早,“德”有了普遍的“道德”含义。

《易.乾.文言》曰:“君子进德修业。”

《诗.大雅》云:“民之秉彝,好是懿德。”

《周礼.地官》:六德,知、仁、圣、义、中、和。

这种道德,是指士大夫和诸侯而言的。

老子也讲“德”。

《老子.第五十一章》:“道生之,德畜之,物形之,势成之。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。道之尊,德之贵,夫莫之命而常自然。故道生之,德畜之,长之育之,亭之毒之,养之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,是谓玄德。

老子的“德”,独树一帜,他讲,“德”之尊贵,在于其可以蓄“道”。

西周以后的“得”,大致含义如下》

第一,取得,获得。

《诗.周南.关雎》云:“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。”

《易.乾卦》:“知得而不知丧。”

《左传.定九年》:“凡获器用曰得。”

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”

第二,贪得。

《论语.季氏》:“戒之在得”。

第三,得意、满足。

这是秦汉时期才有的引申义了。

甲骨文的“德”字,进入西周后,不断有了新的含义。“得”,则相对简单,无非是正当的“所得”,不正当的“贪得”,以及精神和心理上的“得意”。

但是,由此可知,“德”与“得”的含义上,并无联系,丝毫看不出“有德才有所得”的必然性。

古人,至少在先秦时期,人们讨论“德”的时候,基本是将其看作是“形而上”层面的,用孟子的话说,叫“我善养吾之浩然正气”。

不论道家和儒家,讲到“德”,都是非功利性的。

老子说,上德不德,大音希声。就是最高等级的“德”,是不显露出来的。

庄子说,至人无己,神人无功,圣人无名。做人的最高境界,是不追求功劳和名分的,这是获得真正自由的最高境界。

孔子主张“克己”。

孟子也讲了六种道德境界。

应该承认,古人们对于“道德”的领悟和论述,还是蛮精到的。

至于王弼的《道德经注》,里面绝无把“德”和“取得”、“贪得”联系在一起的含义,如若不信,就请细品。

  “德”是道德,一个人的修养怎样。“得”是得到,你得到了什么。

本文由 新华字典 整理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,原文链接:http://www.23cha.com/zidian/article_qrW0YGdZmxb2.html

热门文章
便民查询 全部工具